洞庭湖是 "守护好一江碧水" 战略中长江生态系统的关键调蓄节点与重要屏障,对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意义深远。为深入探究洞庭湖资源法庭的运行现状与法治应对之策,由彭中遥老师指导、曹晓军老师带队的江南体彩官网app“守护洞庭碧水,共筑生态法治”实践团队,赴岳阳市开展 "三下乡" 实践调研活动,学习感悟生态法治实践。

7月9日上午,团队一行来到君山区人民法院洞庭湖环境资源法庭。这座设立于2016年12月的法庭,是湖南最早的基层法院环境资源专门法庭之一。自2018年1月正式挂牌运行以来,它便肩负起君山区内一审环境资源案件及上级法院指定的君山辖区外涉洞庭湖水资源一审环境保护案件的审判重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赡的审判经验,构建起完善的工作机制。

(团队成员与洞庭湖环境资源法庭工作人员的合影)
君山区法院环资庭庭长李雪沁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环资庭的职能定位、受案范围及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取得的成果。调研室主任卢荣围绕调研工作与成员们开展交流。团队成员结合专业学识,就环境资源案件的跨区域协作、司法资源配置、立法与实践衔接、生态修复等议题与法庭工作人员深入探讨。李雪沁庭长、朱傲群法官、调研室卢荣主任耐心答疑解惑,字字珠玑,令成员们茅塞顿开,收获匪浅。

(李雪沁庭长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环资庭的职能定位、受案范围及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取得的成果,调研室主任卢荣围绕调研工作与成员们开展交流。)
通过此次访谈,成员们了解到,在宣传方面,洞庭湖环境资源法庭常常以巡回审判的方式,到田间地头开庭审案,既打击非法捕捞,又进行普法宣传。并且环资庭在普法上将进行创新,与年轻人的爱好相结合。洞庭湖环境资源法庭拟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大学生志愿团队,为法院开展沉浸式环境资源“剧本杀”等助力。同时,实践团也调研了解了洞庭湖环境资源法庭实践中亟需破解的客观困难和实际问题。

(成员们积极向洞庭湖环资庭的工作人员进行提问)
9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 "守护好一江碧水" 展陈馆与洞庭湖博物馆参观学习,调研了解洞庭湖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 展陈馆中,岳阳生态文明建设的璀璨成就通过图文影像徐徐铺展,尽显洞庭湖的生态底色;博物馆内,"水与生命" 主题展览与自然教育课程相映成趣,让成员们深入了解湿地保护、候鸟观测的奥秘。从不同维度触摸洞庭湖的文化肌理,感受其千年沉淀的魅力,团队成员助力洞庭湖司法运行的信心与热情愈发炽烈。

(团队成员在“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与洞庭湖博物馆参观学习)
文 | 孟晨曦 孙源 曹可凡
图 | 卿瞄苗 杨淇斐 伊景宽